1、二婚再离婚家产如何分
二婚再离婚时,家产的分配办法是结婚以前的财产归个人所有,而结婚以后的财产则被视为夫妻一同财产,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形需考虑。
在双方均无过错的状况下,夫妻一同财产原则上应平均分配;若一方存在过错,则该方或许会少分财产,具体分配时,需考虑以下几种状况:
1.存在结婚以前财产协议:
再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总是会因各自拥有结婚以前财产而协商并签订结婚以前财产协议书,以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结婚以前财产的归属,从而预防日后因财产问题产生分歧。
若离婚时存在此类协议,则结婚以前财产将根据协议实行,有效降低了因财产分割产生的矛盾,结婚以后财产的分割则遵循婚姻存续期间的一同财产原则。
2.无结婚以前财产协议:
对于没签订结婚以前财产协议的再婚夫妻,离婚时若能提供证据证明某财产为结婚以前所得,则该财产归个人所有。
若没办法证明,则一般视为结婚以后财产进行分割,除非他们承认该财产为结婚以前所得。
3.结婚以后有协议:若再婚夫妻在结婚以后就结婚以前财产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同样需遵循协议内容,协议可能规定结婚以前财产按结婚以前财产处置或视为一同财产处置,离婚时则依据协议内容进行分割。
2、二婚离婚财产分配原则
二婚离婚财产分配的最重要原则是双方自行协商。
1.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基于公平、适当的原则,充分考虑婚姻期间的贡献、子女抚养权归属、无过错方权益等原因,力求达成一个双方都能同意的财产分配策略。
2.若协商不成,则需交由法院进行裁决,法院在裁决时,将依据《民法典》等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考虑财产的具体状况、子女的抚养需要、女方的特殊保护与无过错方的权益等原因,作出公正、适当的判决。
3.法院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和弱势方的权益,确保财产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再婚离婚财产处置法律依据
再婚离婚财产处置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民法典》的有关规定。
1.《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明确规定了离婚时夫妻一同财产的处置原则:“离婚时,夫妻的一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据财产的具体状况,根据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法律快车提醒你,这一规定为再婚离婚财产分配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在协商或诉讼过程中,双方应充分尊重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公平、适当的原则进行财产分配,法院在裁决时也需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确保财产分配的公正性和合法性。